查看原文
其他

佛陀传《故道白云》有声书 30|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一行禅师 生命觉悟之旅 2020-08-22

佛  陀  传

Old Path White Clouds

 -30- 



禮敬彼世尊、 阿罗漢 、正等正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 有声书由纭禾师兄朗读,点击播放,边听边读

1


那是月圆日。佛陀与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持着钵进入王舍城。他们踏着平稳缓和的步伐。城里的街道上布满了彩灯和鲜花。人群挤在街道两旁欢迎佛陀和僧伽。当比丘们行到大路的交会点,蜂拥的民众实在令佛陀和比丘们无法通过。

 

正当优楼频螺迦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手持六弦西塔琴边弹边唱的年轻小伙子走出来。他的歌声清脆如银铃。当他从人群中行过的时候,他们都让开给他通过。这一来,佛陀和比丘们也都可以继续前行 了。迦叶认出这个乐者是一个月前才在他的引领下皈依三宝的。他唱着的歌词深深表达着他的感受:

 

在这清新的春晨,

大觉者穿过我们的都城,

一千二百五十弟子随行,

脚步缓和、平稳,祥光遍照。

 

群众一边陶醉在年轻人的曲中,一边望着佛陀在他们前面经过。歌者继续唱:

 

身为您的弟子,感恩安慰,

让我们歌唱,歌唱您无尽的爱心与智慧,

引导我们觉悟知足常乐之真理。

也让我来歌颂僧伽,

歌颂你们追随佛陀的觉醒之道。

 

年轻人继续边行边唱,给佛陀和比丘们开路,直至王宫的入口。这时,他才向佛陀鞠躬礼敬,然后瞬间便消失在人群中。

 

在六千随从的陪同下,频婆娑罗王出来亲迎佛陀。他带佛陀和比丘们到宫里的前院。这里早已搭起很多帐篷,以在烈日下供他们凉荫。

▲频婆娑罗王亲迎佛陀


佛陀被尊请坐上院里的中座。所有给比丘的座位也经专意安排。佛陀上座后,频婆娑罗王便请其他人入座。大王和优楼频螺迦叶分别坐在佛陀的两旁。

 

阿阇世太子奉上一盆水和一条毛巾给佛陀清洁手足。其他的侍从则同样侍奉比丘们。接着,素宴便正式开始,桌上摆满了各式的上等素菜。大王亲自将食物放入佛陀的钵中,而毗提醯王后和其他仆人则侍奉 比丘们。佛陀和比丘都在食前念诵。频婆娑罗王和他的嘉宾在进食的时候都默不作声。六千宾客都被佛陀和比丘的和颜悦色感动。

 

2


佛陀和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进食完毕后,他们的钵全被拿去清洗而复还。这时,频婆娑罗王转过来向佛陀合掌礼敬。意会到大王的心意,佛陀开始为大家说法。他讲授五戒为家庭和乐、国家太平之道。

 

“第一戒是不杀。受持此戒可长养慈悲心。众生皆惧死亡,正如我们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应该同时爱惜众生的生命。我们除了不去夺取别人的生命,也应该避免伤害别类生命。我们应与人、动物和植物和谐相处。如果我们滋养爱心,痛苦就会相应而减,而快乐的生活就会随之而生。国民如都能受持此不杀之戒,整个国家都必定会和平安稳。当人民都尊重彼此的生命,国家必定富强,而外来的侵扰也便容易应付得多了。就是国防设备完善,也没有必要动用。军队士卒便也用他们的时间去修桥补路、开荒建坝,做这些有建设性的工作了。

 

“第二戒是不偷盗。我们没有权去夺取他人用劳力换来的财产。试图抢夺他人的财物就是破戒。骗取或以欺压手段强取都是偷盗。从他人的血汗劳力图取暴利也是破戒。假使每人都受持此戒,社会平等便会萌芽,而劫杀也必然很快止灭。

 

“第三戒是不做不道德的性行为。性关系只限于夫妇之间。受持此戒能在家庭里建立互相信任和快乐,同时免除其他人的不必要痛苦。如果想有快乐而又有时间帮助国家民族,就必须避免三妻四妾。

 

“第四戒是不妄语。不要说会导致离间或仇恨的话。出口必要是真言。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言语可以建立信心与快乐,但也可以产生误会与憎恨,甚至杀戮与战争。因此出言必须谨慎。

 

“第五戒是不饮用酒精或刺激品。酒精和刺激品都会使人丧失理智。一个人醉酒的时候,很多时会令自己、家人或其他人蒙受痛苦。受持此戒可保身心的健康。此戒应该时刻遵守。

 

“如大王与各位高官都严持五戒,国家必大受裨益。陛下,帝王是国家的舵手。他必须有很高的察觉力,分秒都知道国家发生着什么事。 如果你能让部属明白和坚守五戒的话,这五条和谐平安的生活原则是可以使摩揭陀更为强盛的。”

 

3


频婆娑罗王高兴至极,站起来向佛陀鞠躬礼谢。毗提醯王后手拖儿子阿阇世,行到佛陀面前来。她教太子合掌礼敬佛陀,然后说道:“佛陀世尊,阿阇世太子和四百个小孩今天都同时在场。不知道你可否教他们爱与觉察之道呢?”

 

王后再向佛陀鞠躬。佛陀微笑。他伸手出来牵着小太子的手。王后示意叫其他的小孩上前。他们都是来自名门望族,身上穿着极华丽的衣服。男男女女都带着金环于手腕或脚腕。女孩更穿上闪闪发光的纱丽。阿阇世太子坐在佛陀脚下。这时,佛陀想起他很久以前在迦毗罗卫国的阎浮树下与一班贫苦村童的野餐。他默默地对自己承诺,日后回乡时,必定要访寻他们,与他们分享法义。

 

佛陀对小孩们说:“孩子们。在我为人之前,我曾经生为泥土和石块、植物、雀鸟和许多其他的动物。你们也一样曾经是泥土和石块、植物、雀鸟和动物。或许你们今天与我一起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在过去世有过特殊的关系。也许我们曾带给大家喜乐或哀伤。

 

“我今天想为你们讲一个很多世以前发生的故事。它关于一只苍鹭、一只蟹、一棵鸡蛋花树和很多的小虾小鱼。那一世,我是那棵鸡蛋花树。也许你们其中有人是那苍鹭、蟹或小虾。这个故事里,苍鹭又坏又狡猾,是只带给别人痛苦和死亡的家伙。苍鹭也令我这棵鸡蛋花树受苦。但我从那些痛苦中,学到很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如果你欺骗和伤害别人,到头来你自己也会被欺骗和受到伤害。


“我是生长在一个清香莲池附近的一棵鸡蛋花树。池里一条鱼也没有。但离那里不远的地方,却有个很浅的死水塘,里面住着很多小鱼小虾和一只蟹。苍鹭发现塘里有这么多的鱼虾,便想出了一个计策。它坐在塘边,脸上表现得挺愁恼可怜的样子。

 

“鱼和虾问他:‘苍鹭先生,你为何这么懊恼?’

 

“‘我正在想着你们这可怜一群的生活。你们的塘又泥又脏,你们又缺乏食物。我真替你们的苦命感到不安。’

 

“‘那你有办法帮助我们吗,苍鹭先生?’塘里的小动物问道。

 

“‘其实,如果你们让我把你们逐一带到那边不远处清凉的莲池,那里应该有更多食物供给你们的。’

 

“‘我们也想相信你,但一向以来,有谁听过苍鹭会关心鱼虾的。可能你只是想骗我们,把我们吃掉罢了。’

 

“‘你们为何如此多疑?你们应该当我是个慈祥的世伯。我是没有必要骗你们的。那边真的有个很大而又满载清水的莲池。你们不信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其中一个先去视察。它回来便可以告诉你们我是否在 说真话了。’

 

“虾和鱼经详细商讨后,决定让一条年长的鱼跟苍鹭前去莲池。这条鱼身上多刺,鱼鳞坚硬如石。除了游得很快,它也能在沙上活动自如。苍鹭把它衔在嘴里,飞去莲池,放进池里,好让他能仔细视察一番。这莲池真的十分宽敞,池水清新凉快,又有很充足的食粮。当老鱼回到旧塘,便将一切情况报告给大家。

 

“肯定了苍鹭的好意,鱼虾都央求苍鹭把它们搬到莲池。狡猾的苍鹭当然答应。它逐一把鱼衔在嘴里,然后飞去。但这一次,它并非把它们带到莲池。它飞往那棵鸡蛋花树,将鱼放在树的枝丫上,撕下鱼的肉来吃,剩下的鱼骨则扔到树脚下。它就是这样,一一把鱼吞吃。

 

“我就是那棵鸡蛋花树,所以我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虽然我十分愤怒,但却没法阻止苍鹭。一棵鸡蛋花树的根牢牢地抓着泥土。它只会长出枝叶和花朵。它不能四处走动。我也不能大叫来告诉鱼虾真实的 情形。我就连把树枝伸长来阻止苍鹭把鱼吃掉也做不到。我只有坐观惨况。每次苍鹭把鱼肉撕下的时候,我都感到无限痛苦。我觉得自己的树汁快将干涸,而树枝也将断掉。一滴滴像眼泪的液汁聚集在我的树皮上。不过,苍鹭没有察觉到。连续几天,苍鹭都继续这样吃鱼。在我脚下堆起的鱼骨,就足够装满两个大箩。当鱼全部吃光,它便开始打虾的主意了。

 

我知道身为一棵鸡蛋花树的职责,是要用芬芳的花朵美化森林。 但我当时实在被苍鹭的所作所为和自己的无能为力折磨得很痛苦。假如我是一只鹿或一个人,我便可以做点事。但被树根系在地上,我完全动弹不得。我当时发愿,如果我将来生为动物或人,我必定会尽力去锄强扶弱。

 

4


“当所有的鱼和虾都被苍鹭吃尽,便只剩下那只蟹。那只苍鹭仍然未满足,对蟹说道:‘世侄,我已把所有的鱼虾都搬到莲池去快快乐乐地生活。这里现在只剩下你一个,你一定很是寂寞了。让我也把你搬到莲池吧。’

 

“‘你怎样带我去?’

 

“‘就像我带其他的一样,用我的嘴巴。’

 

“‘我滑掉下来怎么办?我的壳会破成碎片。’

 

“‘不用担心,我会很小心的。’

 

“蟹细心考虑,也许苍鹭真的把鱼虾都运去了莲池,但如果他把鱼虾们都骗去吃掉,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于是,蟹便想了一个办法来确保自己的安全。它对苍鹭说:‘世伯,我怕你嘴巴的力量不够把我担 起,倒不如你飞时我抓着你的颈背为好。’

 

“苍鹭只好同意。它等蟹爬到它的背上抓紧,便飞到空中。但它没有把蟹带到莲池,而又是把蟹带到鸡蛋花树那里。

 

“‘世伯,你为何不把我放入莲池?为什么我们在这儿着地?’

 

“‘哪有苍鹭会把鱼虾搬到莲池?世侄,我不是施恩的。你看到鸡蛋花树下的鱼骨虾壳了吗?你的生命也将在此处终结。’

 

“‘世伯,鱼虾们或许被你骗到,但我没那么容易上当。快把我带到莲池,否则我用钳将你的头割掉。’

 

“‘蟹把利钳插入苍鹭颈里。霎时的刺痛令苍鹭大喊出来:‘别这么用力!我会立刻带你到莲池!我答应一定不会把你吃掉!’

 

“苍鹭把蟹带到莲池,准备把它放在水边。但蟹仍不肯把它的钳放松。想起所有被蒙骗而丧命的鱼虾,它禁不住把利钳割入苍鹭的颈里,直至苍鹭的头脱落,它才爬进水里。

 

“孩子们,我当时是那棵鸡蛋花树。这一切我都亲眼看到。我学到了:如果我们对别人慈爱,别人也会对我们慈爱;但如果我们对别人残忍,迟早我们自己也会遭逢同样的命运。我发愿在我的所有未来世,都会全力去帮助人。”

 

小童都觉得故事很好听。他们被鸡蛋花树的痛苦所感动,更同情那些无助的小鱼小虾。他们又鄙视苍鹭欺诈残暴的行为,但十分欣赏蟹的精明果断。

5


频婆娑罗王起立。他合掌鞠躬,对佛陀说:“师父,你和我们老幼分享了重要的一课。我真希望阿阇世太子会把你的话牢记心中。我们国家也真有福泽能得到你的光临。如你允许的话,我现在希望送给你和僧伽一份薄礼。”

 

佛陀继续望着大王,等着他再申述说明。一阵肃静之后,大王继续说:“大概离王舍城以北两里左右,有一片很大很美的园林,名叫竹林。那里恬静清凉,十分怡人,里面还住着很多的松鼠。我想把竹林送给你和你的僧团,以供你们做说法修行的道场。授教慈悲的伟大导师,请你接纳我这份心意。”

 

佛陀思考了一会儿。这是僧团首次被供土地做寺院。他的比丘在雨季中肯定需要有地方下榻安居。佛陀做深呼吸,然后微笑点头,以表示接纳大王的厚意。频婆娑罗王欢喜若狂。他知道有了寺院在这里,佛陀将会在摩揭陀逗留久些。

 

当天在场的嘉宾有很多是婆罗门教的要领人物。其中很多都不满大王这样做,但不敢表露意见。

 

大王传令拿来一个盛满了清水的金瓶。他把水倒在佛陀的手上,隆重地宣布:“师父,这些水流在你的手上,就代表着竹林已被转送给你和你的僧伽了。”

 

大王把竹林赠送给佛陀的仪式这才完毕,供奉之宴也就此结束。佛陀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便开始离开王宫。

明日继续连载,敬请收听

(注:《佛陀传》中文版权归“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所有,河南文艺出版社出品。)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佛陀传》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